【第一次純線上跑步訓練營】
從2015年開始,連續五年負責了十多場的全馬與半馬訓練營,這種訓練模式有其美妙之處,有參與過的可以了解箇中滋味。不論是大陸或台灣,我應是最早從事跑步訓練營工作的教練之一。這工作不只開課表,因為沒人做過,所以從前期的規劃就要參與,準備每次課程教材、課表設計時除了科學化的元素也要考慮學員實際的可執行性,故「流程」的設計也相當重要……十分燒腦,別人覺得很順的流程有時是好幾次反覆修正測試後才定下的步驟,這五年間也持續把相關經驗傳承給兩岸三地的教練。類似訓練營的模式在兩岸漸趨蓬勃發展,不少學生現已成成為訓營的教練,甚至有上海與北京學員成立公司專辦訓練營。
2019年底因為疫情的關係停了一年多,這次重新開始,改以純線上的方式舉辦了以半馬為目標賽事的訓練營,主要就是希望能引導跑步愛好者在疫情時代能以最低的風險進入科學化訓練的世界。
當然,純線上會多了許多挑戰,也有許多實體訓練時做不到地方,但線上的好處是不受地域/時間限制,目前除了臺灣的跑者外,已有德國、香港、澳洲、馬來西亞的跑者加入,共五十多位準備在9/23(四)開訓一起吃課表。
線上課最大的挑戰是把訓練的課程、課表和動作都線上化,課表線上化有 RQ系統幫忙,省力很多,但講解課和訓練動作的錄制與剪輯則相當耗費時間,每10分鐘的講解課程大約就需要10~12小時的製作時間(含拍攝但不含前製置內容的準備)。這次的訓練營中至少要準備三支課表說明影片(一個月一次)、五支力量動作影片、六支熱身與收操影片。
除此之外,我也製作15分鐘的影片來說明科學化訓練的三元素、此次課表所使用的 #KFCS 課表框架、三週期課表目標、熱身環節介紹、本課表的適合對象、整份課表的最終目標vs系統的辯證。若你想要好好找一套系統、一份課表來練好一場半馬,可以先看影片了解,有興趣參加的話可以到 RunningQuotient 的臉書專頁上看到詳細資訊。